跳至正文

Hitachi

日立高新技术在中国

 2016年12月27日,日立高新技术公司的透射电镜全球应用专家章效锋博士受邀回到母校--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为母校的师生们作了题为《原位环境透射电镜(In Situ ETEM)技术及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的精彩学术报告。

 章效锋博士指出透射显微技术的发展,已经从对物质静态的研究阶段发展到了对物质动态变化的观察阶段。大部分物理、化学和材料的反应过程都发生在气体或液体的环境中,传统意义上的高分辨透射电镜只能完成真空中的物质观察,无法实现在环境条件下物质反应的动态观察。而原位环境透射电镜正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而设计。
 报告介绍了原位环境透射电镜的构造及工作原理,原位环境透射电镜适用于气-液-固体相互作用的物理或化学动态观察,并能揭示原子层次的反应机制。章博士列举了多个利用原位环境透射电镜的加热或者通气技术,在固态相变、纳米材料生长、催化剂生长等领域的应用实例,说明了原位环境透射电镜在纳米力学和高温相变等现代材料研究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独特的价值。最后,报告总结了原位环境透射电镜的主要技术特点并展望了其技术的发展趋势。
 章效锋博士的演讲内容丰富,脉络清晰、深入浅出,激起了在座师生的强烈兴趣。在讨论环节,师生们就报告内容中的疑惑积极向章效锋博士提问请教,部分老师更是与章博士针对环境透射电镜目前遇到的技术难题及其未来发展的趋势和可能的应用领域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气氛十分热烈。

报告人简介:
 章效锋1986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物理系,1989年在中科院沈阳金属所师从郭可信院士获得硕士学位,1990年赴德国Jülich研究中心工作,1994年在比利时Antwerp大学物理系获得博士学位。

 1995年至1998年先后工作于美国Argonne和Los Alamos 国家实验室,之后8年任职美国Lawrence Berkeley 国家实验室研究员。自2006年起受聘担任日立高新技术公司透射电镜全球应用专家,主要工作包括电子显微镜 技术及产品的研发、改进、推广,高端电镜产品市场的培养和技术支持。
章效锋具有超过20年利用前沿电子显微术对超导材料、纳米材料、薄膜材料、陶瓷材料、半导体材料、以及合金材料的结构及成份进行定量分析的经验;对于材料科学中物质的合成-结构-物性间的关联性具有广泛的研究,丰富的知识,及深刻的见解。在国际学术期刊(包括Science, Nature-Materials,Nano Lett.等)发表论文超过百篇,并出版多部专业著作包括:

  1. 英文版“Progress in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卷I,概念与技术;卷II,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章效锋、张泽编著,德国斯普林格出版社与清华大学出版社联合出版,1999年,2001年。(本书被列入中国新闻出版署制定的《“九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书目)
  2. 中文版专著“清晰的纳米世界---显微术终极目标的千年追求”,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本书获选收入中国物理学会为纪念2005国际物理年推出的系列物理书籍)
  3. 中文版专著“偶然的哈佛,必然的成功”,罗锦萍,章效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
  4. 英文版“In-Situ Materials Characterization - Across Spatial and Temporal Scales”,Alexander Ziegler, Heinz Graafsma, Xiao Feng Zhang, Joost W.M. Frenken, (Editor and Chapter author), Springer Series in Materials Science, Vol. 193 (2014).
    Springer-Verlag, Berlin Heidelberg, Germany。
  5. 中文版专著“显微传-清晰的纳米世界”,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年。